中文
探索海洋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内容涵盖国际法律框架、最佳实践、挑战与未来方向,以保护我们共享的海洋历史。
守护我们的过去:全球海洋遗产保护指南
我们的世界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千年来,海洋、河流和湖泊一直是贸易、探索、迁徙和文化交流的通道。这段丰富的海洋历史留下了广阔而通常脆弱的遗产,包括沉船、水下聚落、港口城市、海洋景观及相关传统。保护这份海洋遗产不仅仅是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之举;它对于理解我们的现在和塑造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
什么是海洋遗产?
海洋遗产涵盖了广泛的有形和无形元素:
- 水下文化遗产 (UCH):这包括沉船、水下史前遗址、被淹没的城市,以及其他现在位于水下的人类活动痕迹。
- 沿海遗产:这包括历史悠久的港口、灯塔、防御工事、渔村,以及其他与海洋活动直接相关的聚落。
- 海洋景观:这包括因人类与海洋互动而形成的自然和文化特征,如港口、航道和沿海生态系统。
- 非物质海洋遗产:这包括与造船、航海、捕鱼、航海技术和海洋民间传说相关的传统技能、知识和实践。
为什么要保护海洋遗产?
保护海洋遗产带来了诸多益处:
- 了解我们的过去:海洋遗址为我们了解过去的社会、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例如,沉船可以揭示有关贸易路线、造船技术和船上日常生活的细节。
- 弘扬文化认同:海洋遗产通常与地方和国家认同紧密相连。保护海洋传统和遗址有助于社区维系与过去的联系,并培养归属感。
- 支持可持续旅游业:管理良好的海洋遗产地可以吸引游客、创造收入并提供就业机会。然而,在发展旅游业与保护脆弱遗址免受损害之间取得平衡至关重要。
- 促进科学研究:海洋考古学及相关学科增进了我们对历史、技术和环境变化的理解。
- 提高海洋保护意识:通过强调海洋环境的历史重要性,海洋遗产保护可以提高人们对保护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必要性的认识。
海洋遗产保护的国际法律框架
若干国际法律文书在保护海洋遗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为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框架。它确立了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包括将“原地保护”作为首选,并禁止商业性开发。虽然该公约尚未得到普遍批准,但它代表了关于该主题最全面的国际协议。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涉及海洋区域、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它还包括了保护在海洋中发现的考古和历史物品的条款。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该公约为指定和保护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提供了依据。许多沿海城市、港口和海洋景观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例如伊斯坦布尔历史区(土耳其)、卡塔赫纳的港口、要塞和古迹群(哥伦比亚)以及卑尔根的布吕根(挪威)。
- 区域性公约:各种区域性公约致力于保护特定地理区域的海洋遗产。例如,欧洲委员会的《瓦莱塔公约》(修订版《欧洲保护考古遗产公约》)包含了保护水下考古遗址的条款。
海洋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
尽管存在国际法律框架且人们对海洋遗产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增强,但仍存在若干挑战:
- 盗捞与寻宝:沉船尤其容易成为寻宝者盗捞珍贵文物的目标。这种破坏性活动可能会损坏或摧毁整个遗址,并使考古学家失去宝贵的信息。
- 商业打捞:虽然合法的打捞作业有时可以从沉船中回收文物,但如果操作不慎,也可能造成重大损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的公约优先考虑原地保护,因为它认识到对海床的扰动会破坏背景信息。
- 沿海开发:沿海开发,包括港口扩建、旅游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可能会破坏或损害沿海遗产地。
- 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风暴频率增加和海岸侵蚀对沿海遗产地构成重大威胁。水下遗址也容易受到水温和盐度变化的影响。
- 资源匮乏:许多国家缺乏有效保护其海洋遗产所需的财政资源、专业知识和基础设施。
- 管辖权问题:确定对水下文化遗产的管辖权可能很复杂,尤其是在国际水域。
- 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对海洋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对于获得保护工作的支持至关重要。
海洋遗产保护的最佳实践
有效的海洋遗产保护需要一个涉及政府、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物保护者、当地社区和私营部门的多学科方法。关键的最佳实践包括:
- 立法保护:颁布和执行法律,保护海洋遗产地免遭盗捞、商业开发和破坏性开发。
- 考古调查与遗址测绘:进行系统性的考古调查,以识别和测绘海洋遗产地。
- 原地保护:尽可能优先对水下文化遗产进行原地保护。这包括将遗址原封不动地留在海床上,并采取措施保护它们免受损害。
- 谨慎发掘与记录:如果必须进行发掘,应由合格的考古学家遵循严格的道德和科学标准进行。所有发现物都应得到仔细的记录和保护。
- 养护与修复:采用适当的养护和修复技术来保护文物和结构。
- 公众教育与推广:制定公众教育计划,以提高对海洋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并倡导负责任的行为。这可以包括博物馆展览、教育网站和社区参与活动。
- 社区参与:让当地社区参与保护过程对于确保遗产地的长期可持续性至关重要。这可以包括提供培训机会、支持地方遗产组织,以及将地方知识纳入管理计划。
- 可持续旅游管理:制定可持续的旅游战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遗产地的影响并惠及当地社区。这可以包括实施游客配额、提供导游服务和推广负责任的旅游实践。
- 国际合作:促进海洋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包括分享专业知识、开展联合研究项目以及打击非法贩运文物。
- 监测与执法:实施有效的监测和执法机制,以防止盗捞和其他非法活动。
世界各地的海洋遗产保护倡议案例
世界各地正在开展许多成功的海洋遗产保护倡议:
- “玛丽·罗斯”号(英国):“玛丽·罗斯”号是一艘于1545年沉没的都铎王朝战舰,于1982年从海床中打捞出水,现陈列于朴次茅斯一座专门建造的博物馆中。该项目涉及广泛的考古发掘、保护和研究。
- 瓦萨沉船博物馆(瑞典):“瓦萨”号是一艘在1628年首航时沉没的瑞典战舰,于1961年被打捞出水,现已成为斯德哥尔摩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该博物馆为了解17世纪的造船技术和海洋生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 会安古镇(越南):会安是越南一个历史悠久的贸易港口,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该镇保存完好的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反映了其丰富的海洋历史。
- 宁加洛海岸(澳大利亚):宁加洛海岸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以其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而闻名。该地区拥有众多的原住民遗址和沉船。
- 海上丝绸之路:这个雄心勃勃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旨在促进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遗址的保护和阐释,该路线通过海上贸易连接了东西方。
- 乌鲁布伦沉船(土耳其):乌鲁布伦沉船可追溯至公元前14世纪,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最重要的沉船之一。从沉船中回收的文物为我们了解青铜时代的贸易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 “上帝之恩”号项目(英国):该项目正在使用声纳和激光雷达等非侵入性技术,检查为英王亨利五世于1418年建造的“上帝之恩”号(Grace Dieu)的残骸,以更好地了解中世纪的造船技术。
海洋遗产保护的未来
海洋遗产保护的未来取决于应对上述挑战和采纳创新方法。重点关注领域包括:
- 技术进步:利用遥控潜水器(ROV)、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和3D建模等新技术来探索和记录海洋遗产地。
- 公民科学:通过公民科学倡议让公众参与海洋遗产保护。这可以包括报告潜在考古遗址的踪迹、监测海岸侵蚀以及参与水下清理活动。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开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程序,让人们可以远程探索海洋遗产地。
- 可持续的资金模式:为海洋遗产保护开发可持续的资金模式,包括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和创收活动。
- 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制定策略以减轻气候变化对沿海遗产地的影响,例如建造海堤、搬迁脆弱的结构以及实施海岸恢复项目。
结论
海洋遗产是我们共享的人类故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保护它对于理解我们的过去、弘扬文化认同、支持可持续旅游业和推动科学研究至关重要。通过政府、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物保护者、当地社区和私营部门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确保这份宝贵的遗产为子孙后代所保护。挑战是巨大的,但守护我们海洋历史的回报是无法估量的。我们必须记住,这些水下景观和文物不仅仅是过去的遗迹;它们是为所有人塑造一个信息更灵通、联系更紧密的未来的组成部分。
立即行动:
- 支持致力于海洋遗产保护的组织。
- 教育自己和他人了解海洋历史的重要性。
- 报告可疑的盗捞或破坏海洋遗产地的行为。
- 倡导为海洋遗产提供更强的法律保护。
- 参观海洋博物馆和遗产地,了解更多关于我们的海洋历史。